上海落户政策 居住证
上海“居转户”是外地户籍人员落户的核心路径,《上海市居住证》是该路径的基础门槛,需结合社保、个税、技能等条件综合评估,以下是关键要点:
一、居转户的基础条件(需同时满足)
- 居住证满7年:连续或累计持有居住证满7年(中断≤3个月可累计,超过则重置年限)。
- 社保满7年:持证期间在上海缴纳城镇职工社保满7年(需与个税“同单位缴纳”,断缴/补缴过多影响审核)。
- 依法纳个税:无零税、漏税、偷税记录,个税基数需与社保匹配(如社保1万元/月,个税需对应缴纳)。
- 技能/职称要求:需有中级及以上职称(如工程师、会计师),或二级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(需与岗位匹配)。
- 无违法记录:无严重刑事犯罪、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(2021年后放宽)。
二、缩短年限的激励政策(加速落户)
为吸引人才,上海对高贡献、重点区域、高端人才放宽年限:
- 5年落户:①近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社平工资2倍;②在临港新片区、张江科学城、五个新城(嘉定/青浦/松江/奉贤/南汇)工作,持证满5年且社保1倍以上;③重点产业(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)核心岗位。
- 3年落户:①近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社平工资3倍;②临港新片区工作满3年且社保2倍;③省部级表彰(如劳模、五一奖章)或“上海重点机构紧缺人才”。
- 直接落户:①国家级表彰(如全国劳模、国家科技奖);②“国家重大人才计划”(千人/万人计划);③顶尖科学家团队核心成员。
三、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
- 无需积分满120:积分是子女入学、购房的条件,居转户不要求积分,但积分高可辅助证明稳定性。
- 社保不能挂靠:需“单位真实用工”,挂靠/代缴会被拒;基数需合理,虚高可能被核查。
- 外地职称需转评:外地中级及以上职称需在上海重新认定(满足上海社保年限),否则不认可。
四、重点区域的“绿色通道”
- 临港新片区:最宽松!工作满1年、社保1倍以上,可缩至5年;满3年且2倍,缩至3年;核心产业(如集成电路)可直接落户。
- 五个新城:在新城工作+居住,社保1倍以上,缩至5年;重点企业(新能源、数字经济)优先审核。
总结
上海居转户的核心是“长期稳定贡献+人才价值”,居住证是“门票”,社保、职称、区域是“加速器”。建议提前3-5年规划:选重点区域就业、考上海认可的职称、保持社保个税匹配,可大幅提高成功率。
(注:政策动态调整,以“上海人社”官网最新公告为准。)